鱼眼·探问丨官方通报后,天水幼儿园“颜料入食”血铅事件两大谜团仍待解

Connor 欧意交易所 2025-07-09 5 0

尽管官方通报确认甘肃天水褐石培心幼儿园233名幼儿血铅异常源于“后厨违规添加含铅彩绘颜料制作食品”,8名责任人被刑拘,但事件的动机逻辑与关键数据差异却笼罩在重重迷雾之中。

鱼眼·探问丨官方通报后,天水幼儿园“颜料入食”血铅事件两大谜团仍待解

为“扩大生源”不惜向幼儿食品投毒的解释难以服众,而此前天水与西安两地检测结果悬殊数十倍的巨大差异更未得到解答。这起骇人听闻的刑事案件背后,公众的追问远未平息。

时间线:幼儿血铅异常事件仍存疑团

7月1日,天水市麦积区市场监管局和公安分局接群众反映,查获一起天水麦积区某幼儿园违规使用添加剂导致部分幼儿血铅异常案件后。相关专家和有关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快速开展流调溯源、医疗保障及调查处置等工作。同时,200多份检测样本送至甘肃省疾控部门复检。

鱼眼·探问丨官方通报后,天水幼儿园“颜料入食”血铅事件两大谜团仍待解

在此过程中,部分幼儿家属在接受了天水市、麦积区方面安排涉事幼儿园集体抽血检查后,又分别前往陕西西安救治。

鱼眼·探问丨官方通报后,天水幼儿园“颜料入食”血铅事件两大谜团仍待解

展开全文

有儿童铅中毒防治专家表示,普通幼儿园孩子的血铅含量应该在20微克左右,从临床表现、血铅水平和过往案例来看,可能是慢性铅中毒。对于快速生长发育中的儿童来说,铅的神经毒性最为明显,可影响儿童的智商。铅的毒性对神经发育可以说是不可逆的,也就是即使通过治疗,血铅恢复到正常水平,但智商很难恢复到原来应有的水平。

7月8日上午,甘肃省天水市联合调查组公布了当地幼儿血铅异常事件的调查结果:截至7月7日22时,251名幼儿全部检测。专家组认定,血铅异常233人、正常18人。调查认定,这是一起由刑事案件引发的公共卫生事件,8名涉事人员已被刑事拘留。

然而,这份旨在平息舆情的通报,非但未能解答公众心头的疑问——“扩大生源”动机的荒诞逻辑与两地检测结果的巨大鸿沟,反而让事件的深层矛盾更加凸显——

疑问一:为何要用彩绘颜料替代食品添加剂?

联合调查组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经公安机关侦查,褐石培心幼儿园园长、法定代表人朱某琳,投资人李某芳,要求幼儿园后厨人员通过网络平台购买彩绘颜料,稀释后用于部分食品制作,公安部门已经查获藏匿的剩余颜料。经检验,颜料含铅,包装明确标识不可食用。天水市麦积区联合工作组发现,褐石培心幼儿园两份留样的三色红枣发糕、玉米卷肠包铅含量分别为1052毫克/千克、1340毫克/千克,均超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食品污染物限量0.5毫克/千克的标准。

对于将不可食用的彩绘颜料用于幼儿园食品制作,不少网民表示这种反常理的做法,刷新了认知。网民纷纷表示:“为什么要在食品里面添加彩绘颜料?”

天水公安局相关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经侦查,培心幼儿园园长、法定代表人朱某琳,投资人李某芳2人为进一步扩大生源,增加收益,同意后厨人员牛某元、贺某霞通过网络购物平台购买不可食用的彩绘颜料,在幼儿园部分面点制作过程中非法添加使用。

但这个解释,反而让不少人感到更难理解:首先,涉案人员李某芳投资的幼儿园包括:培心幼儿园、渭北幼儿园、慈爱幼儿园、蒙迪爱幼儿园。除培心幼儿园外,其他三个幼儿园的采样检测结果均为正常。如果说是为了“扩大生源、增加收益”,为何只在培心一家幼儿园这么干,其他三家难道不需要“扩大生源、增加收益”?

其次,彩绘颜料既然已标识了“不可食用”,嫌疑人作为成年人,显然知道幼儿食用会出现危险。如果园内幼儿都出现血铅超标,又如何能实现“扩大生源”?

此外,这些“加料”的食品,不但幼儿食用了,园内的老师也同样食用了。事后,有老师去西安检测,同样血铅超标。连老师都出现危险,又如何能“增加收益”?以上一串疑问,实在有违正常逻辑。

再说,彩绘颜料和食用色素的价格相差程度有限,就算是省了点钱,估计也没到要代替食品色素的程度。

记者打开某著名电商平台,输入“彩绘颜料”的关键词,看到各种颜料标注的价格按款式、规格的不同,从几元至上百元不等。再输入“食用色素”的关键词,大多数食用色素根据款式、规格的不同,标价从几元至五十元不等,有个别标价上百元。虽然不清楚嫌疑人具体买了哪种颜料,但大致可以推论,在网上购买彩绘颜料和食用色素的价格总体相差不大,甚至有可能食用色素还便宜一些。

鱼眼·探问丨官方通报后,天水幼儿园“颜料入食”血铅事件两大谜团仍待解

鱼眼·探问丨官方通报后,天水幼儿园“颜料入食”血铅事件两大谜团仍待解

还有令人疑惑的是,此事涉案人员从投资人、园长到食堂工作人员等诸多人等中,仅被刑拘的就有8人。彩绘颜料已经标识为“不可食用”,将有毒颜料添加到食物中,对此明显毒害人体的行为,为何众多食堂工作人员竟然都按指令操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竟无一人提出异议?

疑问二:为何幼儿血铅含量两地检测结果差异巨大?

调查结果显示,截至7月7日22时,培心幼儿园251名幼儿全部检测。专家组认定,血铅异常233人、正常18人。但是,通报中并没有回答:为什么此前天水、西安两地检测结果为何会存在如此大的差异?

据媒体报道,7月3日至4日,多名家长出示西安市中心医院检测报告,受检幼儿血铅指标超过了正常值,多在200微克/升至500微克/升之间,有一名幼儿为528微克/升,超标4倍多。在家长自发前往西安就医前,该幼儿园幼儿已经被安排过一次集体检查。但家长反映,这次检测结果与在省外医院做的检验存在较大差异,数值甚至相差几十倍之多。

还有多名家长反映,在西安就医期间,接到天水市相关工作人员口头通知,孩子的血铅检查结果正常,但均未见到纸质或电子版检验单。有幼儿家长表示,7月3日天水市某部门一名干部电话通知,孩子的血铅检验结果为14.028微克/升,但7月4日西安市中心医院出具的报告显示,孩子的血铅检验结果为290微克/升。

如果以上情况属实,则很难不令家长对本地医院心生疑窦。如果说,不同医院检验仪器、技术或换算单位有差异,可能会导致结果不完全一致,但在如此短时间之内,数据相差这么大,而且有的竟从正常到严重超标并存,这难免不让家长们质疑。这背后的真实情况,是否也应向家长们有个交代?

天水幼儿血铅异常事件的真相,不应止步于刑拘8人。“扩大生源”的动机逻辑能否经得起司法深挖?两地检测结果的鸿沟又该如何弥合?这不仅是给受害幼儿家庭一个负责任的交代,更是修复受损的公信力、筑牢儿童安全防线的关键。公众的目光,将持续聚焦于这些核心谜题的最终破解。

文丨记者 林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