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周朝帝王奉为圣人是想做奴隶还是想做奴隶主?
把周朝帝王奉为圣人是想做奴隶还是想做奴隶主?
听说有人把周文王视为圣人,感觉又可笑又可悲。
可笑的是
,把奴隶主贵族周朝帝王当着圣人,那么,圣人的标准就应该是奴役奴隶的奴隶主喽。
如是,这种圣人是谁的圣人?
只有是奴隶主统治阶级里的圣人,而不是奴隶被统治阶级里的圣人。
如若奴隶把奴隶主当着圣人,奴隶们还会抗争起义推翻奴隶主贵族专政吗?
既然没有甘愿被奴隶主奴役的奴隶,那么,那些把奴隶主贵族周朝帝王当着圣人的人,就要首先搞清楚圣人这一概念的内涵标准到底是什么。说清楚你的圣人是谁的圣人。
不要信口开河,错认颜标。
可悲的是
,把奴隶主贵族当着圣人的人,还要搞清楚圣人的外延有哪些?自己是奴隶还是奴隶主?
如果你是奴隶主,那么就不要给奴隶讲奴隶主的圣人。
如果你是奴隶,却把奴役自己的奴隶主当着圣人,岂不是脑袋进水了不成?
天底下还有甘做被奴隶主剥削的奴隶吗?
如此荒诞无稽,只有那些把自己卖了还替人数钱的傻子才会有如此念想?
因此,张嘴说话,要先想清楚你想表达的概念是什么,然后更要想清楚表达概念对自己是否有利?
免得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展开全文
周制礼仪,是夏商周奴隶主贵族专政集权等级专制制度的集大成。在此以前,人类社会已经经历有愈万年繁衍之久的采集狩猎自然经济原始社会。
采集狩猎自然经济原始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生发的第一个社会形态。
母姓氏族是原始社会的第一个阶段。
以女性为主导的群婚制,是氏族部落的社会组织形制。
女+生
姓氏,就是由此而来。
女男平等,共产共享,是这一时期的社会关系特征。
符合这个标准的人,应该是这一时期的圣人。
随着农耕种植生产方式的出现,男性凭籍自然体力优势占据农业经济生产劳动的主导地位,女性开始退出生产一线,占据主导地位的男性,依据自己的私性和私有财产,结构出以男权利益为遵循的男尊女卑的家庭关系,和男婚女嫁的婚姻形制。
这就是父系氏族原始社会。
符合这个标准的人,应该是这一时期的圣人。
古希腊是有文字记载的原始社会父系氏族的最后形态。
人类社会随后进入农业经济社会形态。
单一的农耕种植生产方式,以土地利益为纽带,噬利土地扩张领土的地主们,把战争掳获的奴隶当着劳动力投放到农耕种植劳动之中,进而结构出奴隶主奴役奴隶进行大规模农业劳动的组织方式。
高效的奴隶经济取替原始农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促进社会进入奴隶主贵族专政的奴隶社会。
奴隶主占有奴隶的人身自由及其全部劳动成果。
奴隶主与奴隶之间出现等级差别。
奴隶主通过暴力统治,结构出奴隶主贵族专政的集权等级专制制度。
符合这个标准的人,应该是这一时期的圣人。
周公礼制,历经夏商周奴隶社会千年之久的集大成。
奴隶社会之所以能够出现,首先缘于农耕种植农业生产的客观需求。
原始农业农耕种植基本是望天收。
一家一户的农业生产,在自然灾害面前显得势单力薄。
奴隶经济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出集体劳动的生产效能。
尤其是组织集体力量,进行兴修水利,建筑交通,又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为有效的保障。
这种因由单一农耕种植生产方式引发出来的大一统的农业经济组织管理形制,在客观上满足了农耕种植生产劳动的需求。
占有更多私有财产,是奴隶主贵族实施集权等级专制对奴隶进行专政的主观动机使然。
通过战争进行土地兼并,掳获奴隶进行奴隶经济,占据土地资源优势地位的奴隶主贵族,凭籍拥有甚或强夺的资源优势,把农耕种植社会生产的组织管理形制,转而建立为以皇权利益为遵循的集权等级专制制度的奴隶主专政的奴隶社会。
奴隶社会周公礼制的历史地位。
在当时以青铜器为主的生产力条件下,奴隶社会周公礼制的出现,既有彼时的积极意义,加强了对国家的统治,使国家与地方紧密联系,促进国家繁荣,社会发展进步;促进了民族融合,文化交流,使汉族技术得以推广;巩固了奴隶制政权。同时也存在消极作用,分封制削弱了王权,为日后诸侯割据埋下了隐患;加强的统治,使奴隶生活更加悲惨。
后来随着铁器工具的普遍使用,农耕种植技术水平的提高,这种奴役奴隶人身自由的奴隶社会,最终被社会生产效率更高的地主贵族专政的封建社会所取替。
周公礼制开始出现“周文疲弊”。
周朝帝王被下架圣人地位。
古希腊到古罗马的转型过程,是这一时期的历史典型。
铁器工具的使用,提高了农耕劳动效率,使得一家一户的农民能够实现自给自足。这又促进了土地开荒,吸纳更多的劳动力进入农耕农业生产之中。
奴隶们通过抗争起义解除奴隶主强加于身的人身枷锁,获得了人身自由,通过铁器工具的农耕劳动,进入到农业劳动之中,成为农民。
所有这些,又衍生出农业经济实力愈来愈雄厚的新兴地主阶级,他们通过拓荒开发土地,战争兼并领土,收获了愈来愈多的土地资源,拥有了愈来愈大的政治话语权。
私欲膨胀,于是出现了颠覆奴隶主贵族专政周公礼制的春秋战国七雄争霸,最终建立起地主贵族专政的封建社会。
此时奉周公礼制为圭臬的孔子,在新兴地主阶级面前兜售奴隶社会的周公礼制,到处碰壁,在所难免。
拿旧货推销给新人,这就是“周文疲弊”的历史背景。
由此可见,周公礼制,这个早在二千多年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被封建社会遗弃的奴隶社会旧制,竟然会有今人去奉为圣人,这种言论是可笑亦或可悲乎?!
当然,孔子尊周的儒家学说,之所以后来又被封建君主拾起,根源在于封建社会与奴隶社会所依据的社会生产方式基本相同,其社会基础都是农耕种植农业经济。
虽然劳动主体由奴隶转变为农民,但是单一的农耕种植结构没有改变。
与地主贵族专政的集权等级专制制度相适应,儒家文化成为农业经济封建社会映像的主流文化。儒家文化为维护皇权利益,维护地主统治的社会稳定,起到了有力的思想保障。
儒家文化,由尊从周公礼制的孔子发起,到三纲五常的经学中兴,到性由心生的理学完善,看似自臻自善,甚或被彼时代的文人墨客把它视为天经地义,如烈女牌坊般的至圣至美。
实则反映的是封建集权等级专制制度的专政功能由强到弱的衰变过程。
儒家文化从经学“三纲五常”转为理学“本心即性”,与基督教义从罗马教廷赎罪券“行为称义”转为马丁路德宗新教改革“因信称义”异曲同工,映像封建专制由强到弱的宗教文化,因教化功能疲敝转而寻求人性自觉的道德挽救。同时,客观上也推动了人文精神的彰显。
但是,它毕竟还是农业经济社会形态的文化映像。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工业经济的到来,人类社会开启了由农业经济社会形态向工业经济社会形态的转型过程。
机器生产代替简单劳动,女性凭籍智力劳动获得了与男性同样的谋生机会,拥有了与男性同样的生存权发展权幸福权,具备了与男性同样的健全人格和家庭属性。
男女平等,有了现实的现实性社会条件。
以资本利益为纽带,以商品经济为主导,人们在市场经济中,获得了迁徙自由,平等相待,民主自为,互利共赢的共和社会。
工业经济社会形态,映像出平等自由民主共和的大众文化。
多元利益群体,多样社会方式,在现代社会里,没有标准千人一面的完人圣人,只有能力超群的智人强人。
尤其是到了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社会,以劳动利益为价值遵循,劳动创造价值成为现代社会的行为逻辑。
此间,哪里还会有奴隶主存在的机会?
自此,显而易见,在现代工业经济文明形态的民主社会中,竟然还有人臆想把二千多年以前农业经济初级的奴隶主贵族专政当着现世救市法宝,可笑亦或可悲乎?!
西装革履的外衣之下包裹着奴隶封建的陈腐之心,亟待洗心革面了!
用平等自由民主共和的工业文明新理念,塑造现代工业社会的文明新人,才能享有现代文明的最新成果,活成时代新人!
评论